形态描述
标本采集地 1♂,台湾海峡(23°30′N,118°37′E),水深40m,底质砂砾,1987.12.28。
形态描述 头胸甲呈五角形,宽为长的1.3倍,表面很光滑富有光泽,中部隆起,近边缘薄锐。额不分齿,前缘呈钝圆形,中线具一隆脊至胃区,心区隆起,其两侧微凹,心区稍为隆起。眼小,腹内眼窝齿与颊区末端相愈合,口腔末端远超出颊区的末端。前侧缘末2/3向外突出,基部2/3斜直,与后侧缘交角呈钝圆形,后侧缘短,约为前侧缘的1/2,后缘很宽且横直。
第3颚足外肢宽,呈叶片状,内肢的长节呈三角形,短于座节。
螯足对称,粗短,边缘呈薄片状扩大,长节长为宽的两倍,腕节宽大于长,略呈倒三角形。掌节膨肿,长大于宽,背面中部隆起,边缘薄锐,外缘有两个钝圆形突起,以后者为大,内缘向外扩大呈薄脊状,两指粗短,可动指短于掌,外缘近中部向外突出,边缘薄锐,内缘具微齿,近末端有一缺刻,不动指内缘具3枚钝齿。
步足在静止时可藏于头胸甲下,长节、腕节和掌节的边缘具薄脊,指节长于掌节,呈爪状。
雄性腹部呈锐三角形,分为4节(第3至第6节愈合):愈合节末端与尾节交接处具1枚突起,尾节长为宽的1.7倍。
雄性第1腹肢瘦长,末部为几丁质及长毛,末端分为两叶。一叶末端圆形,另一叶宽,中央微凹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♂ 3.9 5.3
形态描述 头胸甲呈五角形,宽为长的1.3倍,表面很光滑富有光泽,中部隆起,近边缘薄锐。额不分齿,前缘呈钝圆形,中线具一隆脊至胃区,心区隆起,其两侧微凹,心区稍为隆起。眼小,腹内眼窝齿与颊区末端相愈合,口腔末端远超出颊区的末端。前侧缘末2/3向外突出,基部2/3斜直,与后侧缘交角呈钝圆形,后侧缘短,约为前侧缘的1/2,后缘很宽且横直。
第3颚足外肢宽,呈叶片状,内肢的长节呈三角形,短于座节。
螯足对称,粗短,边缘呈薄片状扩大,长节长为宽的两倍,腕节宽大于长,略呈倒三角形。掌节膨肿,长大于宽,背面中部隆起,边缘薄锐,外缘有两个钝圆形突起,以后者为大,内缘向外扩大呈薄脊状,两指粗短,可动指短于掌,外缘近中部向外突出,边缘薄锐,内缘具微齿,近末端有一缺刻,不动指内缘具3枚钝齿。
步足在静止时可藏于头胸甲下,长节、腕节和掌节的边缘具薄脊,指节长于掌节,呈爪状。
雄性腹部呈锐三角形,分为4节(第3至第6节愈合):愈合节末端与尾节交接处具1枚突起,尾节长为宽的1.7倍。
雄性第1腹肢瘦长,末部为几丁质及长毛,末端分为两叶。一叶末端圆形,另一叶宽,中央微凹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♂ 3.9 5.3
生境信息